Para Site 隆重呈獻《大新月:六十年代的藝術與激盪──日本、南韓、台灣》。作為一小規模的比較藝術史嘗試,本展旨在突顯六十年代日本、南韓、台灣的「反藝術」行為性的傾向。六十年代全球動蕩與變革下,此三鄰國的社會和政治,以及文化和藝術史,亦處關鍵時期。藝術家興起以身體和稍縱即逝之行動,與當時主流的現代主義抽象藝術唱反調,此藝術走向不僅是戰後國際藝術潮流的在地展現,也是各語境下所產生的在地反應。本展收錄眾多非物質但格外重要的行為展演及事件紀錄影像,佐以文字敘述及文獻。參展藝術家包括
。本展之規劃設計與香港藝術家 合作。本展並非企圖下全面性定論,而是透過展品為東亞前衛行為藝術史的初始研究出一分力。雖然日本、南韓、台灣在戰後因殖民遺留的影響和意識形態的分歧,欠缺實質交流,本展期望展現三地藝壇在互相平行的狀態下,不顯著的關係和驚人的共鳴。台灣與韓國分別於 1895 及 1910年被日本吞併,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獲得自主,但旋即各自陷入與北韓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對峙局面。回溯歷史,日據時代為台灣和韓國進入現代化的第一階段;大體來說,這三地的現代藝術都是在日式教育下奠基的。再者,三地的戰後重建,都與美國在該地區的存在和利益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日本戰敗後,美軍進駐,導致日本轉型為非軍事化、憲法規定的和平主義國家,且成為美國遏抑東北亞共產主義滲透的主要戰略點。南韓和台灣亦同時成為美國戰略前線基地。這三個國家連結起來,構成一個地緣政治性質上、軍事上的堡壘,對抗共產主義在此地區的擴張,即所謂的「大新月」地帶。這三個國家受迫美國而與之建立的關係,造成美歐藝術資訊之傾銷,對其藝壇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即便是偶然、粗略的。因此,六十年代日、韓、台三地初露頭角的年輕藝術家,受西方的新實驗藝術和對美國左右其政的批判所啟發,開始探索藝術創作直接回應日趨官僚、制度化的藝術界,和政治紛擾、言論自由受限的現實所提供的可能性。
本展借重一小批先鋒藝術史家和策展人為日本、南韓、台灣的行為和實驗藝術史貢獻的重要研究,就此長期被忽略的複雜議題,提出跨國界、跨地域的審視方法。
《大新月:六十年代的藝術與激盪──日本、南韓、台灣》由 Para Site、A Future Museum for China 與馬唯中聯合籌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