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餘|吉隆坡

時間
Dec 18, 2016 – Apr 16, 2017
地點
ILHAM Gallery
Levels 3 & 5, ILHAM Tower
No 8, Jalan Binjai
50450 Kuala Lumpur

Poklong AnadingLiliana AnguloXyza Cruz BacaniJean-François Boclé、鄭怡敏、Imelda Cajipe EndayaKöken ErgunHarun FarockiLarry FeignHit Man Gurung、何藩、Alfredo Jaar、饒加恩、Eisa JocsonAbdoulaye KonatéSakarin Krue-OnKUNCI Cultural Studies CenterLai Loong SungGan Chin Lee、龍悅程、I GAK MurniasihDaniela Ortiz、彭倩幗、Miljohn RupertoSantiago Sierra、孫原 & 彭禹 Pangrok SulapMelati SuryodarmoBrian Gothong TanTaring PadiMaria Taniguchi Ryan Villamael、葉建邦

 

《工餘》是一個大規模的群展,探討東南亞及其他地區的種族、勞動力和移民問題,以及其相應的美學和歷史。本次展覽由吉隆坡 ILHAM 與香港 Para Site 藝術空間聯合呈獻。

外傭是香港最大的少數族群,也是香港社會中最顯注的群體之一。在馬來西亞,從事營造業、農業和服務業的外勞以及外傭,同時扮演該地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重要社會群體。在大多數地區中,外勞遭遇的法律問題和象徵地位一直不斷引起爭議和交涉,反映了我們時代中,國家建設進程背後的許多複雜性。在香港、馬來西亞和其他地方,外勞的故事是重要的敘事,必須與過去數十年來促成社會變得日益富裕的情況一起表述,同時回看被視為「本土」工人階級和其他歷史上處於弱勢的群體間的抗爭故事。這些故事的背景,來自歷代一波接一波的移民潮,以及塑造我們現今世界的種種重要事件。《工餘》亦從歷史的角度探索階級和種族如何在高度化的亞洲社會中被建立起來。展覽試圖從其他背景和歷史事件出發,著重於東南亞的「異族」如何在中國文化中被看待,以及種族議題為何在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之中仍是棘手的問題。

《工餘》展出不同創作類型、背景和世代之藝術家的作品。一些藝術家展覽的主題核心出發;另一些則選擇了較個人的方式,深入了解外傭在僱主家庭、公共空間和這些藝術家自身生命中的狀況;其他藝術家則透過抽象的手法,描繪歷史進程及個人慾望和夢想交織下,寬廣卻又矛盾的觀點。 

根據2009年的數據紀錄,馬來西亞家庭共僱用了近320,000名外傭,大部份來自印尼,其他包括菲律賓、柬埔寨和斯里蘭卡。有別於香港,這些外傭在馬來西亞大多沒有合法身份,通常是偷渡進入當地。由於越南在70年代後期至90年代初爆發了令人傷痛的難民危機,香港及馬來西亞均以保安為由,禁止來自越南的外傭入境工作;當時香港及馬來西亞均受到這次難民危機所震盪,後者更在比農島(Bidong Island)建立了東南亞中惡名昭彰的難民營之一。展覽中,Alfredo Jaar以大型創作述說了這段歷史,忠實地記錄了香港在面對「船民」危機時所展現的社會高度。在當時經濟開始起飛的香港華人社會,出現了結構上的轉變,不單強化了陳腐的定型觀念,同時也重新塑造了一個東南亞「異族」的形象,這個形象最初受到越南難民事件啟發,很快便擴展至其他來自亞洲國家的外傭。皮膚較黑的東南亞「異族」在中國歷史和文化中已出現了很長時間,這次展覽中兩幅唐朝及明朝的繪畫複製品可見他們的蹤跡;清朝以降華人大規模遷移東南亞的移民潮,致使區內的種族結構越趨複雜,其影響仍可見於今日馬來西亞的社會。另外展覽中也展出新加坡現代主義大師劉抗的複製品,主角「三水女」為來自廣東的移民,他們在二十世紀新加坡的營造業中扮演重要角色。

《工餘》於20163月在香港首次展出,由周安曼、康喆明、Inti Guerrero及林沁怡共同策劃。本次於ILHAM的展覽延伸乃與Rahel JosephAzzad Diah合作完成。

相關活動

開幕酒會
2016年12月17日
下午6:00
ILHAM Gallery
Levels 3 & 5, ILHAM Tower, No 8, Jalan Binjai, 50450 Kuala Lump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