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本出發,
繼續她對大自然和人的尊重關懷,以紙雕、木雕和繪畫,自編自導她筆下的《有棵沒人種的樹》。更邀來 等好友以表演、燈光、音樂及錄象等不同方式回應,集成這樣一個多媒介創作展覽。《有棵沒人種的樹》,內容圍繞一棵樹上發生的故事:
「七月的第九天,他爬到樹上去,穿起一 件古怪衣,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在媽擺滿基因食物的飯桌前開展——一個關於燈蛾和螢火蟲、一個關於松鼠和臭鼠、一個關於馬兒和羊兒、一個關於他和她……唯有在樹 下掘一個小洞,在七月的一個晚上用愛埋藏生命的無奈與悲傷。在泥土之中,又會再長出什麼?」
筆下的人物一向充滿寓言色彩和悲劇氣氛,今次的故事,則由我們對食的態度開始,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愛顧和尊重,和自我生命價值的追尋。沒有強人所難的說教,故事開放予讀/觀者自行詮釋。
把整個展場改頭換面成一個故事場景,讓觀眾身歷她的寓言世界,受傳統的「地獄圖」敘事方式影響,在不同時空出現的人物和故事將鋪天蓋地而來,鮮明得令人眩暈的色彩、立體的紙雕人物造型,童話世界的外表,內裡可會是成人世界的夢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