冚蓆瞓石——對物質生活的視覺思考展覽

時間
Feb 24, 1999 – Mar 14, 1999
地點
上環普仁街2號地下
Para/Site藝術空間
開幕酒會
Feb 23, 1999
晚上 6:00 - 8:00

陳啟賢、周啟賢、洪強、李玉珍、梁曙媚、吳海賜、曾德平、徐藝、黃麗貞、Verele Vorstman

 

張鳯麟今次不做影評人竟策劃起展覽來。又是關於家居的反思——《冚蓆瞓石》是窮則變變則通常民物質文明智慧。參與藝術家(由設計系時裝/平面講師、陶塑家、插畫師都有)貨真價實(每件展品均有附有明碼實價價錢牌)齊齊把Para Site「裝置」成家居客/飯廳、家電一應俱備—不過是否全部實用就見仁見智了。

以《冚蓆瞓石》(廣東話語) 為名的裝置展覽,是由一群設計師/藝術家合力構思出來的展覽,目的是將生活家居,物質運用、設計和創意混合在一起。其「冚蓆瞓石」的意思,是指「過著乞丐般的生活,露宿街頭」(出自鄭定歐編纂之「香港粵語詞典」)。我們只是借用這個俗語,來指出在日常生活隨手可拋的物件,如果改變其習慣性的功能,甚至改變其外貌,則那種「公有的平常性」(commoness) 會頓是展示其嶄新的面貌——一種可被審美的面貌。
這個展覽以一家居陳列室作為展示模式,創作者可以充分發揮各人的想像力改造物件及空間佈置,組合在以下的模擬空間中:睡房、客廳、廚房、浴室和廁所。
客廳
在兩張斜放的梳化地面上,陳啟賢畫著一漂藍水(想像的水世界空間),其中包括兩個明顯的「對話泡泡」,以代表客廳中人的交談。牆上幾隻排列整齊的鋁窗框中,畫上雲景的圖畫。諷刺的是,打開真實的窗框,內有虛擬窗框的畫跡,使這個模擬的外窗空間再一次被兩重窗框禁錮起來。至於燈光創作方面,洪強另有一番想法在竹籮形的燈罩下,他的影象成為電視的錄像。電視、照鏡和燈的功能合而為一。平是面前梳化的牆,通常都會填塞著視聽器材組合,卻變成是集合各參展者(包括策展人)的收藏心愛物件的展覽牆。於是虛構的客廳,既保持它的家居功能性,但同時亦轉化為各種創作物,話語場域和客間的組合。
廚房
一個放滿鹽油醬醋的地方、一個放滿食具、煮具的功能性空間,變成是貯藏一個個大小不同載滿油的玻璃樽收集中心,很多折疊成三角形的膠袋保存在盛油的器物中。靈感是來自曾德平的菲傭,因她的生活中創意地用自己的方法保持摺好的膠袋,故他將這種從生活出發的創意放進他的構思中。還有一枝巨竹橫撐著牆,把一個本來是微不足道的角落,變成一個私有收藏的模擬廚房空間,家居式的空間和物料功能性質再一次轉化。
浴室
兩枝頭加上通水管,變成花洒。白色的煮餸大「 鑊 」變成浴盤。在黃麗貞的想像世界中,沖涼房是由花洒和浴具組成的,她保存模擬外貌,卻把生活中的浴室空間變成觀賞對象,企圖將物件的功能性/非功能性打破。
廁所
大小腳印(大人和小童的印記)標誌的三合土泥台,是尿廁的企立位置。面對著的尿兜用一個量度的英尺般物代替。這樣注重大小形站位,以及大小尿兜的概念做型,把廁所空間的應用性簡化了。廁所空間變成是大小量度和可見的如廁位置,這種模型化活動把生活中的必須步驟,變成是展覽中模擬家居生活的一個環節。
睡房
徐藝和Charmaine兩位服裝設計師認為房間是最私人/私隱的地方,亦是收藏及展示個人衣服的地方。橫直的粗竹枝構成的衫架,掛著不同大小,男女藝衣,絲襪等,這些充滿肉感質料的浮動鈎掛物,把整個房間分隔成幾層。各種衣裳頓成一種帳幔,阻礙大眾直達最私人的地區——床。床是由三段長木組成,其中一塊木板中間鏤空一個正方形。這些木板本來是曾德平在家中用來量度兒女的高度用的,而今變成一種床的家俱,使各種功能性的移用,再一次獲得效應。
正方形鏤空的地方,插著一排魚鯊骨,事因這幾個月來曾德平和Charmaine(另一個參展的時裝設計師)都飽受脊骨煎熬,於是床、背痛、脊骨變成是構想這張床的個人經驗背景,最後床的概念直接反應創作者生活中的切身感受。紅色牆面還掛放著一個透光燈箱,內裡呈示Charmaine年來照過的脊骨X光片,把自己的生理/病理照片變成房間圖畫的舖陳,是一種地生活溶入於設計/創作的陳列活動中。由床頭到天花板,陳啟賢奇想的兩組粉紅色「對話泡泡」並行排列,這代表兩個主人的藝囈話語,在最後一組「對話泡泡」是一部份交疊著的,這代替兩人在夢囈中終於對搭起來。創作者地私人睡房、睡眠中的夢囈以及選擇衣物的活動溶為一體,變成一種家居設計和個人想像結合一起。
這次名為《對物質生活的視覺思考展覽》由構思、創作以及陳列。其實是包括每個參展者對物質生活的反省。模擬家居空間及其物件,其實是喚醒我們習以為常的視覺經驗。把物件的「視而不見」,變成「美的審視」。在種種模擬、改裝/改組和堆疊之下,把一個本來是相當功能性的「設計」家居陳列室,變成一個具有個人經驗、視覺經驗的創作空間。設計的功能效用和創作的審美效用結合。把生活家居審美代並不只是生活質素的提升,而是將生活經驗和家居的材用物料價值提升,創作和設計的混合包容性亦越來越無分界域。

 

歡迎到訪Para Site查看更多相關材料。

按此閱覽完整的文獻列表。如欲查詢、預約到訪、或捐贈文獻材料,請電郵 archive@para-site.art 與我們聯絡。

 

「文獻庫計劃」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計劃資助。

 

相關活動

1999年3月6日
下午 3:00 – 5:00

研討會

展覽單張 (1999/EX_4/BOX 1/7, 1999/EX_4/BOX 1/9)

策展論述 (草稿) (1999/EX_4/BOX 1/12)

學校邀請信 (1999/ex_4/box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