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攜手香港Para Site藝術空間於UCCA沙丘呈現群展「溢流地」,匯集13位(組)新興藝術家與團體,對填海造陸、「地球化」改造與自然環境之間的衝突,以及對全球生態危機的可能性回應展開了探討。
「溢流地」於土地與水體交匯的場域中,探討人類的「地球化」工程在物質、精神和生態層面帶來的影響。作為UCCA與Para Site藝術空間長達一年多合作的成果,「溢流地」先於2021年夏在香港Para Site藝術空間首展,此次在UCCA沙丘重現了香港展中的主要藝術作品,其中包括多件由UCCA與Para Site藝術空間全新委任的場域特定作品,以及新增的藝術家及多件新作品。圍繞貫穿此次展覽的「水文循環」與「島嶼生態」兩個核心主題,參展的藝術家們擷取不同策略,從對發展主義思維背後風險的剖析,到向原初海洋神話的回歸,再到聆聽非人類生命的敘述,以及對未來共有土地的展望,為理解生態之網開啓了全新的觀看與感知之道。「溢流地」由李佳桓與馮駿原策劃,展覽方案源自Para Site藝術空間於2020年發起的新銳策展人公開招募。
亞洲各地城市的海岸線始終處於不斷變化之中,這不僅是因為侵蝕與沈積周而復始的作用:幾十年來,從綿延不斷的防波堤、形狀奇特的弱波石,再到工程浩大的人工島,人們試圖將地球改造為更適合人類的居所。我們的時代正經歷着「地球化」工程的日益泛濫。從東京、上海,到澳門和新加坡等地的沿海城市正將成噸的砂石填入海中,將自然水體填為堅實平地,供資本在其之上流動和運轉。這種普羅米修斯主義的傾向在香港「明日大嶼願景」項目中亦有所展現。此項目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2018年提出,共計投入6240億港元的成本,開展達1700公頃的填海造陸行動,並計劃2030年前將大嶼地區打造成香港第三大經濟中心——到那時,多個亞洲都市預計將在幾十年後被海水淹沒。「明日大嶼願景」項目是「溢流地」誕生的起點,並由此開啓了UCCA與香港Para Site藝術空間長達一年多的合作。如今,展覽於UCCA沙丘呈現,而距離UCCA沙丘不遠,便是在當今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展現了國家介入自然環境模式不同樣貌的曹妃甸工程與「三北」防護林計劃。當將「技術」奉為聖典的治理之術與錯綜複雜的生態之網發生碰撞,UCCA沙丘所在的獨特地理環境亦為展覽敘述提供了值得我們思考的參照。
參展的藝術家們採用多樣化的策略探討了當土地與水體、人性與自然發生衝突時湧現出來的種種矛盾。在展廳的入口處,鄭馬樂、童義欣和常羽辰為審視島嶼生態系統提供了獨特的切入點:通過野生水牛的視角感知大嶼山,或將當地的魚與神話中的龍聯繫起來,或試圖構建一種基於珊瑚的書寫系統。進入展覽,王凝慧、范加和李繼忠(其作品位於UCCA 沙丘的戶外露台上)從我們城市的基礎設施中提取創作的原材料,拼組成為新的聚合形態,重新想象未來公共土地的輪廓。接下來,姐妹俱樂部(Justin Shoulder、Bhenji Ra)、未來主人(馬汀瀅、康康)和劉慧德重回原初海洋、創世神話、祖先之靈和《山海經》的懷抱,以尋找現代性痼疾的解藥。張哲熙和Travis Jeppesen則通過對虛構的海上殖民擴張和所謂的熱帶天堂的追溯,尋索何銳安扣人心弦的動畫視頻中所闡述的金融資本主義加速擴張的根源。最後,崔潔用畫筆描繪了兩座沿海大都市——香港和上海標誌性卻又即將消逝的歷史建築,凸顯過去繁榮中湧現出的美學創新的同時,也為觀眾揭示了貪求無止境增長的資本所帶來的貽害。
藉由參展藝術家們對上述問題的批判性思考,「溢流地」希望在人類大舉填海造陸,以人為中心對自然環境進行改造的當下,激發觀眾反思人類自身的介入,以及我們在何等程度上成為了環境持續惡化的同謀。同時,展覽也旨在為觀眾提供一個契機,從而(開始)為我們所共同面對的生態困境找尋替代性的組織方式與認識論框架,進而直面日趨嚴峻的環境問題,締結全新的團結網絡。發展需要被設限,而地方歷史、祖先智慧、物質的能動性與多物種的纏結共生應當獲得尊重——以這樣的共識為地基,我們建立並邁入一片共有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