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展覽就像一個藝術創作過程:策劃者對周圍環境作出回應,以主觀感作客觀分析,然後砌一堆東西出來。那東西不應只為切合某種純藝術的感覺,而必須配合社會的發展,並根據藝術品所帶出文化議題,反映文化現象。」
——
(《明報》,2001年1月17日)
Para Site 藝術空間2002年起推出一系列以研究為本的回顧性展覽,今次
獲邀成為這個系列的第四位藝術家,但 明言不要辦回顧展,因他認為自己的工作還未進入需要總結的階段,是次展覽將試圖從 作為策展人及藝術工作者兩個身份,回望及檢視他過去一部份的工作。集策展人、藝術工作者、藝評人和教育工作者多重身份於一身,亦曾經是政策研究員。他曾在北美進修藝術及生活近十年,早年學習繪畫,後來從事雕塑創作。在大學期間,除受左翼藝術史學家和人類學教授啟蒙外,更深受「加州Funk Art」的影響,學習到創作的最重要元素,就是把藝術與生活串連。1984年回港後,與海外回港的新一代藝術工作者搞外圍藝術展,將藝術落區來反建制。回港後 繼續藝術創作,但他放棄了往常慣用的爛泥樹枝,改用塑膠及工業原料,以回應其置身的城市環境。雖然部份作品帶點嘲諷政治的味道,但當時的藝術仍是十分個人化。1991年 開始他的重要作品系列《坊間故事》,這個系列結合了新聞事件、本地神話及虛構的故事,暗示一個逐漸失控而頻臨瘋癲的都市。
出任香港藝術中心展覽總監超過十年,他認為自己十分幸運,可以在香港唯一一間具規模的獨立藝術機構當全職當代藝術策展人。在任期間舉辦了約一百個展覽,當中包括非常具爭議牲的《藝術化生活》及《尋找藝術》公開展覽。透過這些展覽, 擴闊了藝術的定義,視藝術為社會所有成員都能參與的文化產品。另一方面, 拒絕把藝術的定義只限於精緻藝術層面,多年來他經常與社群藝術活躍份子及機構的合作,把藝術帶入社群。
對本土文化身份的興趣,部份是源自九七過渡期香港在社會及政治上的種種現象。《香港文化系列》以《李鐵夫作品展》作為展覽系列的頭炮,試圖凸顯香港的獨特文化。這系列的另一焦點,是那些備受忽視,卻又極具香港流行文化色彩的展覽,當中包括《月份牌王關蕙農》,《邱良回顧展》及《香港六十年代-文化身份的設計》,在在反證「香港沒有文化」之說。1996年正值「熱愛中國」口號呼天搶地之際, 策劃《我地既中國(香港版)》。其後,他又把策展工作帶到創作的層次,創造了一系列有關「盧亭」的藝術展覽,試圖挑戰博物館那「製造意義」的能力,更質疑歷史的權威。
綜觀上述作品與展覽,我們不難發現
的策展工作和藝術創作之間的共通性,他對人類學的興趣以及「Funk Art」背景,以至後來的《坊間故事》系列,相信對他的策展理念有一定影響。任職藝術中心後,為了避免角色衝突, 甚少在港展出自已的作品,是次展覽將一併展出他的藝術作品和策展紀錄,讓觀者可以從中作比較性的檢視,並窺探他如何將創意和批判性滲入這兩個身份中。是次展覽由
聯合策劃,展覽同時出版《身份何在 —— 何慶基的策展工作及藝術》,除了輯錄分析性專文及評論文獻外,亦以圖文詳盡紀錄何慶基的策展及藝術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