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取 活動

關於蝦餃的影像語言

日期
1 月 12, 2019
時間
3:00 PM

鮑藹倫的作品《藍》的影片尾聲,一位女子以悲泣之聲吟唱著 「dying dying」,此乃選自藝術家 Meredith Monk 的 《Biography》。《藍》的創作受當時六四天安門事件啟發,歷史戰爭的幽魂遊蕩其中,而這主題的意象也不時出現在鮑藹倫的多部作品裡,透過影像的雜訊及噪音操弄觀賞的情緒。在科技不斷發展的現今社會,雜訊、噪音、衝撞所帶來的誤差早已是我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沒有任何科技的發明不會產生意外,而正是這些機器帶來的科技意外創造了「刺點」,繼而聚集了那些已死或即將死亡的幽靈,使生命得以延續。

在此次對談中,鮑藹倫與策展人周安曼將邀請電影評論家 Dr. Marc Glöde 及策展人鍾亦琪共同就展覽《當家當當家:鮑藹倫回顧展》中的作品進行討論,一窺鮑藹倫的影像語言與機器幽魂間的關係。

 

「當家當當家— 鮑藹倫回顧展」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計劃資助。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Para Site藝術空間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術發展配對資助計劃」的資助。活動內容並不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

Para Site藝術空間為香港首屈一指的當代藝術中心,亦是亞洲歷史最悠久、最活躍的獨立藝術機構之一。成立宗旨在透過展覽、出版刊物及教育項目等活動,促進在地與國際間的對話,希冀打造一個對當代藝術、社會現象提出批判性論述及理解的平台。

關於講者

Marc  Glöde博士為一名策展人,評論家與電影學者。他於柏林自由大學修得博士學位並於Dresden 藝術學院任教,以及在 ETH Zürich 擔任助理教授。自2017年起,他擔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助理教授以及博物館學與策展實踐研究所聯合主任。他策劃過許多展覽及電影項目,包括孟買 Experimenta 藝術季、《STILL/MOVING/STILL – The History of Slide Projection in the Arts》等。2008年至2014年間他擔任巴塞爾藝博會電影項目策展人。他的文章發表於《Fantom》、《Osmos》、《Texte zur Kunst》、《Parkett》、《Art in America》以及 《X-TRA Magazine》等。

 

鍾亦琪為一名策展人,現定居香港。他獲得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博士研究員獎助,現為該校互動媒體與電算應用中心資深研究人員,以及錄映太奇的策展人。他策劃的展覽包括:《Ellen Pau: Time After Time Will Tell》,1961,新加坡;《#YOU #ME #ourSELFIES》,香港藝術中心;《One World Exposition 2.1: #like4likeat》,香港 chi K11藝術空間;《To Outland》,SMAC,柏林;《Bright Shadow》,The Morgue,倫敦。他被選為2018 東京 SIGGRAPH Asia 畫廊共同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