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6醖釀獎助金」參與藝術家鍾詠珊對藝術家團體如何共同協作深感興趣,希望持續研究以藝術家為主導的方式介入不同城市空間的創作。是次講座將會邀請兩組藝術團體野生藝術節當屆組織者及藝術到家代表一同探討藝術介入公共空間和社區的不同面貌。
是次對談中兩組代表除了將各自分享其過往活動的經歷與挑戰,亦會討論當今觀眾對藝術介入空間的反應和回饋。於城巿各處公共空間之游擊創作與以藝術家駐留策劃社區活動之間,我們或許可以看到從不同的視角或側面的困惑和故事。
是次活動由藝術家鍾詠珊主持,以廣東話進行。
「2046醖釀獎助金」參與藝術家鍾詠珊對藝術家團體如何共同協作深感興趣,希望持續研究以藝術家為主導的方式介入不同城市空間的創作。是次講座將會邀請兩組藝術團體野生藝術節當屆組織者及藝術到家代表一同探討藝術介入公共空間和社區的不同面貌。
是次對談中兩組代表除了將各自分享其過往活動的經歷與挑戰,亦會討論當今觀眾對藝術介入空間的反應和回饋。於城巿各處公共空間之游擊創作與以藝術家駐留策劃社區活動之間,我們或許可以看到從不同的視角或側面的困惑和故事。
是次活動由藝術家鍾詠珊主持,以廣東話進行。
鍾詠珊(1996年生於香港)於畢業那年建立了後後-後藝術群。鍾氏相信「群體」擁有互相支援、支持,及互相影響對社會觀察的能力 。在個人方面,鍾氏對香港的空間權力及邊界深感興趣,認為相關方面的創作及研究能加深自己對歷史及土地的認知。
野生藝術節於2017由中文大學藝術系學生發起,而今年迎來了第五屆。每屆野生藝術節都以創作回應不同的「限制」。2017年「哪有一點藝術空間」回應校內展覽場地的空間限制。2018年「哪有一點藝術快樂」則回應藝術教育評分機制。2019年,野生藝術節走出校園,在碧波押以「哪有一點藝術娛樂牌照」回應中小藝團發展的限制。2020年,社會事件和疫情持續的發酵,「哪有一點藝術地頭」直面「藝術無用」的拷問,以創作面對空間話語權的限制。至2022年,創作自由空間被進一步收窄,創作主題、作品內容、擺放地點等各方面都面對審罪的疑雲。當城市滿是變幻無常的界線、對創作自由的限制。今年主題「哪有一點藝術界線?」野生藝術節邀請各位與邊界共舞,與限制共樂。透過創作擴闊,尋找和得到公共空間的創作自由。
於2008年成立,為本地註冊慈善文化藝術團體,透過在香港的戶外或公共空間策劃藝術項目,積極地以藝術的介入連結社區,接觸不同面向的社群,提升公眾對社會及環境的認識和關注,致力推廣藝術與文化的教育。其2018年舉辦的藝術教育項目「源野呼吸」大地藝術營,榮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教育獎 (非學校組)。藝術到家希望提供平台推動創意、藝術教育及海外交流,實踐其文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