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 Site 藝術空間隆重推出群展《工餘》,探討香港及鄰近區域內階級、種族、勞動及移民的相關議題。該展為Para Site「香港外籍傭工社群計劃」的延伸項目,透過一系列的公共活動及邀請藝術家進行研究藉以深入連結香港的外傭社群。以展覽作為一種提案,在於希望呈現香港、菲律賓、印尼及其他地區矛盾又多彩的文化及社會組成。
外傭是香港最大的少數族群,也是日益茁壯的底層人口中最顯注的一群,他們在法律上所遭遇的問題一直不斷引起爭議,反映了香港公民權的定位正不斷改變。然而,儘管他們消失在香港社會的敘事脈絡下,卻無法漠視每逢週日他們在香港公共空間的大型集會;而這樣特有的空間和文化結構組成正是我們開啟計劃的主因。
隨著香港社會過去幾十年快速的經濟發展,何謂「本地」工人階級的問題爭辯不休,世界各地勞工的外移帶來了層層歷史波瀾;於此情境下,外籍傭工的生活成為一個必須深切思考及表述的重要議題。《工餘》一展並非魯莽地嘗試為他們的遭遇發聲或進行辯護,而是試圖從多方角度來表述、提現外傭長期面對的問題,進而提出批判性的反省。展覽同時將時間寬度拉長,從歷史的發展檢視香港及東南亞社會裡的階級結構,以及中國文化如何看待來自東南亞的「異族」和種族分層等問題。
《工餘》展出不同世代的藝術創作,廣泛觸及美學、勞工移動的歷史及當今議題的探討。一些藝術家透過實際經驗了解外傭在僱主家庭、公共空間和日常生活的現實狀況;其他則透過抽象的手法描繪歷史進程及個人慾望和夢想交織下,寬廣卻又矛盾的觀點。透過藝術創作,我們試圖重新想像身為香港人的意義為何?而誰又能為香港發聲?
除了展覽之外,Para Site同時推出移工文學選集 《Afterwork Readings/Babasahin Matapos ang Trabaho/Bacaan Selepas Kerja/工餘》,由Para Site及印尼日惹的KUNCI文化研究中心聯合出版。本書收錄了短篇故事、詩選,以及小說和劇本的節錄,作者來自區域內的文學界重要人物、著名當代作家、外籍傭工等。本書以印尼語、中文、英文及菲律賓語四種語言發行,希望藉此透過文學的力量,串連不同社群,建立平台,進行交流。我們期望透過本書,將過去區域內為此議題而寫的重要文學作品傳遞下去,並將外傭社群中傑出作家的作品介紹給廣大讀者。
《工餘》由
共同策劃合作單位:Acción Cultural Española, AC/E
媒體夥伴:My Art Guides
Para Site藝術空間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躍進資助。
–
活動內容並不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