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腐

時間
Dec 4, 2021 – Apr 24, 2022
地點
Para Site藝術空間
香港鰂魚涌英皇道677號
榮華工業大廈22樓

*展覽於2022年4月19至24日開放預約參觀,點擊此處預約


*「貴腐」第一階段3D導覽
*「貴腐」第二階段3D導覽

 

Para Site值銀禧之際欣然呈獻聯展「貴腐」,在回顧空間歷史之餘亦展望下個廿五年。「貴腐」展出Para Site首屆「2046醖釀獎助金」計劃中十八位藝術家的全新委託創作,重訪Para Site創始之初的藝術理念,以遊戲與實驗精神共同捨身一搏。展覽將以兩個階段舉行。

「貴腐」猶如黃粱一夢,是現實中難以達成的「愉悅失敗」(felix culpa)。在連串事件所帶來的災難與失落感之下,我們該如何創造空間來庇護驚喜的意外與隱秘的愉悅?葡萄種植中,被真菌「貴腐」感染的成熟期葡萄雖將疾速腐敗,卻能製成風味清奇的「貴腐」甜酒。藉由新陳代謝的轉化,「貴腐」顛覆了「感染」及「入侵」的機制,是葡萄製酒過程中偶然迸發的啟示——腐爛的果實卻能孕育出純粹的甘甜,醖釀着不乏矛盾的深刻滋味。誰人能夠在恰當的時間採摘這由發酵所醖釀出的果實呢?

參與「貴腐」的藝術家們深入觀察「醖釀」的過程與變化,並以此作為公開實踐,揭示危機時刻文化生產的種種縫隙。發酵過程中細微的變奏成為藝術家們的物質研究、即興演練以及對時代裂痕的批判性審視。 儘管共同的記憶與歷史將我們的世界緊密捆綁,但在持續的「醖釀」中,人類紀最古老的新陳代謝仍在不斷演化變幻; 每一道門亦開往形態與時空各異的世界,而另一些通道則指向經已固化的構想並延續本被淘汰的觀念,讓它們在交疊中找到不適的親密。

在藝術作品的表達之下,看似一成不變的統治、勞動與資本關係猶如沙上作畫,隨時會被變幻莫測的海浪沖刷並吞沒;邊界亦不再是清晰規劃的分界線,而需要靠感受、聆聽與直覺來辨識——習得的離間最後會留下怎樣的瘡痍?在日益缺氧的土壤中,野化的菌落在無人耕種的土地悄然尋找新的未來。密封環境下,累積的情緒像入侵物種一樣蔓生——但如果仔細體會,它們其實並沒有外表看來那麼有害。

脆弱時分,發酵與醖釀提示我們去試探未曾嘗試的記號與行動,為彼此把脈,以迎接令人欣喜或恐懼的啟示。

展覽將分為兩個階段呈現,第一階段(2021年12月4日至2022年1月16日)展出的藝術家包括:陳浩泓、張穎曦、朱凱丁、朱嘉喬、 葉嘉敏、Florence Lam、林文婷、徐皓霖、黃慧心。第二階段(暫定2022年2月9日至4月24日)展出的藝術家包括:鍾詠珊、劻華、吳咏詩、譚敏晴、譚煥坤、 黃姬雪、黃百亨 、余沅榆、袁雅芝。

「貴腐」由鄭家醇、何思穎、高穎琳與謝意統籌。

展覽場刊

第二階段展覽現場

第一階段展覽現場

第二階段參展藝術家簡介

鍾詠珊

鍾詠珊(1996年生於香港)於畢業那年建立了後後-後藝術群。鍾氏相信「群體」擁有互相支援、支持,及互相影響對社會觀察的能力 。在個人方面,鍾氏對香港的空間權力及邊界深感興趣,認為相關方面的創作及研究能加深自己對歷史及土地的認知。

 

劻華

劻華(1999年生於香港)在2021年從香港中文大學的深山修行完畢,出山後第一件事竟是煩惱重新入世。他相信在任何環境下,藉住異化能敲問現實真偽、人類行為反應等。他的記錄和創作方式多以素描、錄像、裝置等手法呈現,最近正探索「水墨素描」以及網媒對錄像的影響來反思媒介本身。書畫元素偶爾會在他作品中體現,譬如線條美背後象徵的形變、時間的秩序和痕跡,務求心態與作品一致,實現心中丘壑。曾策劃聯展「--:--:--」(2019年)。2021年曾獲嘉圖藝術創作獎、王無邪新水墨創作獎。

 

吳咏詩

吳咏詩(1998年生於香港)運用意象和流行文化符號,把都市生活、苦難、犧牲混為一談。她共同創立了獨立小誌《MYEW!》,並為其編輯。

 

譚敏晴

譚敏晴(1998年生於香港)在2020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她的藝術實踐主要覆蓋混合媒介、 裝置和藝術介入。她受當代的原始性啟發,在人類對世界的若即若離中探究被喚起的依賴性。 譚氏多以日常物件審視和探索人與建構的關係,同時建立她跟人文及宇宙的對話。她的作品於「發條麗姿」(2021)、「出爐」(2020)、「Video Cypher」(2019)等展覽展出及放映。她在2020年得藝鵠駐場藝術家計劃贊助,和幾位朋輩藝術工作者成立了藝術群體「業生」。

 

譚煥坤

譚煥坤的藝術實踐涵蓋雕塑、影像、錄像、文字、聲音和裝置。他從社會的鬼魂和物件涉取靈感。他於香港曾參與的展覽與演出包括「形聲」,現在音樂、大館當代美術館(2020年)、「玩樂。 無聊。 崇拜。」,Tomorrow Maybe(2019年)、「新巴比倫」,Prsntprsnt(2019年),以及「本真機器」,Twenty Alpha,2019年)。

 

黃姬雪

黃姬雪(1995年生於香港)於2018年取得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文學士(榮譽)。作品多以裝置藝術、現場藝術、錄像及繪畫作媒介,透過自身對時間和空間的探索,探討自然與人類之間的互相聯繫。

 

黃百亨

黃百亨2018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黃氏的創作涉及各類平面和數碼媒介,包括攝影、錄像、繪畫和裝置等媒介,尤以數碼裝置為主,近年作品內容與現實生活和城市環境有關,以反映人文關懷為核心,指向外在的社會文明和內在的人性。黃氏最近入圍第二十四屆ifva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比賽媒體藝術組、Affordable Art Fair Young Talent,並獲選為光影作坊「New Light – 青年攝影創作系列」。

 

余沅榆

余沅榆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其創作以人像素描、版畫為主,相信身體是靈魂所在擁有記憶。余氏畢業後成為了獨立策展人, 在2020年8月創辦了Landescape1823 (地逸一八二三),主張籍空間帶領藝術回歸藝術家,在香港舉辦了多次地源藝術活動,2021年獲得Mueseum of Site邀請策劃首次展覽「發條麗姿」(JCCAC,2021)。余氏過去獲得政府頒發的「才藝發展獎學金」 (2020)、「藝發局新苗藝術資助」 (2021),以及Para Site的「NoExit無償藝術勞動資助計劃」(2021)。

 

袁雅芝

袁雅芝(生於香港)從生活狀態與工作經歷的矛盾中汲取靈感。她透過攝影審視家庭的意義,微觀我們與動物間反覆的類比性。其作品曾於香港、新加坡、意大利及倫敦等地展出。

第一階段參展藝術家簡介

陳浩泓

陳浩泓(1998年生於香港)畢業於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陳浩泓的藝術實踐主要集中在攝影,尤以紀實攝影的角度凝視最為重要,此外亦就作品主題嘗試以影片作為媒介。陳的作品圍繞政治﹑社會現象﹑人的苦難及權力關係,主題自街拍中所得來。陳氏在十八歲接觸街拍, 作為一個觀察者/旁觀者,他發現人終究受難於社會不公義,以此為機,亦基於對影像力量的信仰,他傾向使用影像和攝影作為發聲渠道。陳氏時常以旁觀者角度製作作品,有時化身參與者,以圖像演繹自己感受。

 

張㯋曦

張㯋曦(1998年生於澳洲悉尼)2020年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藝術和視覺研究系),2021年畢業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藝術史與建築學系)。她視矛盾為必須,並努力透過裝置、攝影、錄像、行為、對話以及繪畫發自內心地體現這一概念。她對語言及信仰結構形成的視覺以及思覺感有興趣。這些非中立的界面如何促成了如今依然持續的殖民想像,以及這些結構如何透過操縱語言來渲染現實世界的荒謬。她目前正在研究明膠的物質性及其作為繪畫和攝影過程中的一種遺產,並及嘗試揭示當中的非中立性的角度。

 

朱凱丁

朱凱丁(1994年出生於香港)2017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現生活並工作於香港。她專注陶藝和未燒陶泥創作,常以現成物和影像等多媒介素材與陶泥結合,並以「破壞性建設」為命題,反思生活日常和存有。

 

朱嘉喬

朱嘉喬 (1996年生於香港)活躍於香港,專注文字創作。近作曾刊登於《聲韻詩刊》、亞洲藝術文獻庫《IDEAS》、《別字》,《SAMPLE 樣本》、《BIOS Monthly》及《Still / Loud》等。現為全職藝術打雜。

 

葉嘉敏

葉嘉敏(1997年生於香港)關注其家庭關係中的自我發現與內省,其創作聚焦現成物、文獻資料,媒介主要為錄像及攝影。葉氏2021年獲電影設計及攝影數碼藝術榮譽藝術學士。

 

Florence Lam

Florence Lam (1992年生於加拿大溫哥華),目前於香港生活與工作。她以wonder和心理學上的魔法思考作為靈感,透過行為藝術,文字,影像和聲音,將當代倫理問題與孩童般的世界觀結合。目的是探索通過物理身體和言語的特性所成就出來思想的孕育性和不育性,作為人類價值觀和精神理解演化的暗示。她於2014年在英國倫敦中央聖馬丁學院獲得學士學位,2017年在冰島藝術學院取得碩士學位。她是「Per.Platform」(成立於2021年的香港現場藝術平台)的聯合創辦人和聯合策展人。

 

林文婷

林文婷(1997年生於香港)的實踐圍繞攝影中的光線、時間,以及存在、缺失展開。她以版畫與裝置為媒介,探索這些廣泛概念在特定場域與身分內的意義。被自然及語言的抽象性吸引,她現時的研究是反抗的語言及型態,回憶與示威。她自私人及有政治含義的照片中汲取靈感,如黎明、被擦拭的塗鴉與撕破的海報,探討這些影像的抽象潛質以及知悉我們時代的記憶。她2020年於倫敦大學金匠學院獲得藝術學士學位。

 

徐皓霖

徐皓霖(1997年生於香港)是一位藝術創作人,現於香港生活及工作。2018年畢業於英國列斯大學,獲藝術及藝術史文學士。她的創作圍繞個人經歷、性別政治、邊界以及邊緣敘事。她偶爾會寫詩。

 

黃慧心

黃慧心1994年生於菲律賓聖費爾南多)主要集中於錄像和雕刻影像的創作。透過與相機遊走,譜寫和雕刻影像的質感和節奏,她相信藝術能讓她理解並步入生活。因此,她大部分作品都與她的日常生活和周遭的人有關,而她的作品亦受其流動性影響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創作,如柬埔寨、菲律賓和香港等。她花很多時間思考影像和藝術創作背後的權力議題,有時她讓身邊的人成為創作原料的提供者,而她是作品的「媒介」或「共同創作者」。她是藝術群體據點句點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