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6醖釀獎助金

2021年Para Site藝術空間成立廿五週年之際,為了對過去四分一世紀建立的社群致意,以及為將來的四分一世紀打下基礎,我們欣然宣佈「2046醖釀獎助金」,旨在為處於事業初期的香港藝術家提供經濟資助,以及營造一個共同學習與思考的安全空間。參加者一起討論有關藝術實踐及藝術經濟的基本問題的同時,亦會獲得Para Site策展團隊,以及本地及國際知名藝術業界導師們的支持。本次計劃對藝術家缺乏社群支持及批判性空間的現狀作出回應,尤其是在畢業後頭幾年。

回顧Para Site自1996年成立至今於藝術圈內的廿五年歷史,計劃標題意在展望未來廿五年,即2046年,希望構建一個以共同關懷、團結為基礎的未來。

參加者將由Para Site團隊以及六名導師組成的評審團挑選:程展緯(香港藝術家)、何子彥(新加坡藝術家兼製片人)、羅玉梅(香港藝術家)、H. G. Masters(香港作者兼編輯)、蔡佳葳(台灣藝術家)、楊陽(香港學者、作者兼策展人)。

計劃的第一階段——釀——將於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發生,參加者須每兩週以小組形式與Para Site策展團隊、六名導師與客席顧問進行為參加者量身訂做的會面。我們希望討論期間,參加者、導師與Para Site成員之間能夠互相學習及交換技能。每位參加者同時會根據其偏好被分配一位導師,於六個月的計劃期間進行一對一會面。

計劃的第二階段將於2022年4月開始,期間參加者將會提交一份計劃書並可申請獲得二萬港元的個人獎助金,以資助其研究、製作及/或實現其計劃書。所有參加者將有機會於Para Site的公開活動內展示其作品。

 

申請資格

現居香港於任何範疇工作的藝術家均可申請「2046醖釀獎助金」。申請人須符合以下條件:

  • 過去五年內本科、碩士或博士畢業(不包括2016年畢業生);
  • 積極創作中,並有意投身於藝術事業;
  • 現時並無在讀本科、碩士或博士;
  • 並無穩定畫廊代理

 

申請流程

2046醖釀獎助金」對所有現居香港的藝術家開放,十至十五位藝術家將獲選。我們邀請申請人提交以下資料,並建議申請人按照以下格式及長度要求提交資料:

  • 履歷一頁(如適用,亦接受個人網站);
  • 請按順序從上述的評審員中,列出閣下於這六個月的項目期間首選的三名導師,以及闡述原因(100字內);*
  • 請闡述閣下為何有興趣參加「2046醖釀獎助金」計劃,以及其對閣下的藝術事業發展會有何幫助。有較豐富作品集的申請人,請闡述閣下為何需要該計劃的資助。

以上資料請以下列其中一種形式提交申請:

  •     錄像(三分鐘以內)或
  •     PDFWord文檔(少於三頁,A41112號字,單行間距);可包含圖像及文字,文字要求不多於300字。

所有申請須以英語完成,並於本港時間202196日中午12點前以電郵方式發送至grants@para-site.art。評審團將於9月底作出最後評選。Para Site 希望於202110月開展計劃。

*最後導師分配將視乎日程及評審員的決定

 

「2046醖釀獎助金」來自2020年度Para Site籌款拍賣收益,並獲朱沛宗、Schoeni Projects及Jacobo Garcia Gil慷慨資助。

導師簡介

程展緯(香港藝術家)

程展緯於香港中文大學取得藝術碩士學位。他作為側重概念導向和社會介入的香港藝術家,在城市內外遊走於創作者和觀察者的角色。他透過作品中離奇可笑的幽默感回應與質疑社會與政治問題。過去二十年間,程展緯參加多個展覽和駐場計劃,包括赫爾辛基雙年展芬蘭堡駐島及展覽計劃(2021)、香港Para Site個展 「母體錯誤」 (2020)、韓國光州雙年展(2018)、香港大館開幕展 「拆棚」 (2018)、英國布力般博物及美術館的駐場計劃和個展(2008)、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的駐場計劃和個展(2006)、美國紐約PS1藝術中心的駐場計劃(2000)等。2016年,他獲頒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藝術家年獎(視覺藝術)。2019年,他的〈臥底〉計劃被提名能見獎,一項支持社會參與藝術項目的國際獎項。

 

何子彥(新加坡藝術家兼製片人)

何子彥的錄像、裝置、表演作品的核心是觀察歷史,具體而言是編織事實和謬論。他的近期作品充斥着變換多端的人物,如在持續創作的項目《東南亞批判性辭典​​》大標題下出現的虎人(《一或多隻老虎》,2017)以及效忠三方的間諜(《無名》,2014)。何子彥曾在世界多地舉辦個展,包括日本山口藝術及媒體中心(2021)、歐登堡Edith-Russ-Haus 多媒體藝術中心(2019)、漢堡藝術協會(2018)、上海明當代美術館(2018)、香港亞洲藝術文獻庫(2017)、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2015)、東京森美術館(2012)。此外,何氏曾代表新加坡參加2011年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其群展包括第13屆光州雙年展(2021)、2019愛知三年展(2019)以及柏林世界文化宮的「2 or 3 Tigers」(2017)。他與台灣藝術家許家維​​共同策劃了國立台灣美術館第七屆亞洲藝術雙年展「來自山與海的異人​​」(2019)。

 

羅玉梅(香港藝術家)

羅玉梅於香港中文大學取得藝術碩士學位,是藝術家營運機構「 天台塾 」創辦人之一。創作以影像、聲音和裝置藝術置為主要媒介,以田野調查作為方法,介入城市空間及日常,捕捉歷史的物理痕跡、人的心理軌跡、時間的形跡與地緣政治的關。她的作品於亞洲各地廣泛展出,包括於台北非常廟藝文空間 (2021);日本水戶藝術館(2020) ;印尼日惹雙年展 (2019) ;Para Site藝術空間(2018)等等。羅玉梅於2018年同時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藝術新秀奬(媒體藝術)和第十五屆ifva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比賽(媒體藝術組) 傑出作品獎。

 

H. G. Masters(香港作者兼編輯)

H.G. Masters是作家和現任《ArtAsiaPacific》雜誌的副總編輯及副出版人。H.G.自2007年起擔任《ArtAsiaPacific》各類型編輯工作,包括編輯一年一度的《ArtAsiaPacific Almanac》——一本年度亞洲藝術的調查報告。除此以外,他亦為不同藝術家撰寫過圖冊論文,包括河鍾賢​​、梁慧圭、大竹伸朗、Pacita Abad、Halil Altindere、Monir Shahroudy Farmanfarmaian及Hajra Waheed等等。

 

蔡佳葳(台灣藝術家)

蔡佳葳創作探討地理、社會和精神性,鼓勵觀者跨越自身思考的框架。她同時關注人與自然,並思考文化信仰、精神性與無常之間的複雜關係。她自 2005 年獨立出版藝術家手帖《 Lovely Daze 》。曾參與國際展覽包括:日本東京森美術館 (2021);綠島人權藝術節,(2020);印尼日惹雙年展(2019);美國紐約魯賓美術館(2019);英國倫敦南岸藝術中心海沃美術館(2017);雪梨雙年展(2016);沙迦雙年展 (2013);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2012);第六屆澳洲昆士蘭亞太藝術三年展(2009);法國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2008);德國ZKM 卡爾斯魯藝術與媒體中心(2007);新加坡雙年展(2006)等。

 

楊陽(香港學者、作者兼策展人)

楊陽為一名獨立策展人並從事藝術評論書寫。近期發表的寫作包括:2020年弗朗西斯·阿爾於香港大館個展的展覽隨筆、2020年《Yishu》雜誌中對鄧國騫的評論、以及2019年臺北市立美術館學報《現代美術193》中對謝素梅的評論。她在2008年創立非牟利藝術組織「聲音掏腰包」(Soundpocket),目前擔任其藝術總監。她曾於香港發起獨立計劃「A Walk with A3」(2015至17年)支持爭取藝術於街道及公共領域的創作權利。2013至2014年,她獲得亞洲文化協會的獎助金。2019年,她受邀至挪威斯塔萬格當代藝術作為駐地藝術作家。楊陽是國際公共藝術研究網絡學會、香港獨立藝術評論團體Art Appraisal Club和國際藝評人協會香港分會的會員。她目前於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通識教育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