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會之動 | Manuel Pelmuș

時間
Dec 9, 2017 – Feb 18, 2018

Para Site藝術空間榮幸推出藝術家及編舞家 Manuel Pelmuş 的個展《展覽會之動》。此項目將以身體作為方法,展覽為框架,透過一組表演者在現場的持續行為呈現一系列的行動集合。《展覽會之動》的標題借用了莫傑斯特·穆索斯基一首以音樂語言翻譯繪畫創作的鋼琴組曲《展覽會之畫》。在本次展覽中,動態既被理解為舞蹈和編舞的語法,也被視作社會運動和抗爭的隱喻。本展的動作與聲音脈絡來自三大部分:香港表演及舞蹈歷史中片段的主觀抽樣、香港近期抗爭運動中抽象的身體圖像,以及《造音翻土》—由鄭慧華、羅悅全及何東洪策劃,探討戰後台灣聲音文化一展中的檔案資料。《展覽會之動》參照引用的藝術家、個人及事件包括:蔡義基 、馮敏兒、 1987年某週末於香港灣仔一私人住宅舉行的開創性展覽:《外圍》、梁志和、梁寶山、六七暴動、楊秀卓、進念·二十面體、歐陽東、雨傘運動,以及陳界仁、台灣九十年代的噪音運動和艾未未等。

《展覽會之動》藉由策略性的演繹方法,試圖重見並與這些藝術行動和歷史事件進行再一次的協商。這些事件及行動有時被嫁接至不同的媒介(身體),而當被引用的參考文獻原是身體行為時,它們則被重新生產,再現表演本身及其所處的歷史情境 。如果我們同意 Dorothea von Hantelmann 的觀點,即現場演出是在確認「我們所意識到的意義是在當下發生的」,那麼這個展覽就便是以當下對歷史事件的重現來創造價值及生產意義。《展覽會之動》同時也借鏡政治運動的記錄圖像尋覽其記憶與再現,並認知此一觀看並非在迴避其政治意義 。也正是這些本土歷史和國際聯盟之間的關係,使得本次展覽串聯起香港和台灣的表演性歷史。

不同於一般藝術史研究型的展覽,本展採用了主觀的處理及選擇,目的並非提供對區域歷史的全面了解,反而是在嘗試對不同藝術家,在不同時刻所生產的作品的再循環及再現,並以此確認一種關於創作的集體精神。「個展」在其本質上是圍繞著視覺藝術的眾多準則,即便在處理集體關注、共通議題或政治抗爭時也總是與個體化緊密聯繫著。本次展覽的目的在挑戰和顛覆藝術家的個人光環和獨特視角。在一個預設的結構基礎上,《展覽會之動》採用重複的模式,讓展覽每天重生,使得空間變成一個生產的場所而非僅是單純的再現。

《展覽會之動》由康喆明策劃。 現場持續的表演由八位專業舞者演出;聲音元素與藝術家、音樂人 Shane Aspegren 共同合作完成。

 

 

Para Site藝術空間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術發展配對資助試驗計劃」的資助。

活動內容並不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

展覽開放時間

星期三至星期五
下午3:00 – 7:00

星期六至星期日
下午12:00 – 7:00

星期一、星期二與公共假期休息

關於 Manuel Pelmuș

Manuel Pelmuș (1974年生於布加勒斯特)目前生活並工作於奧斯陸及布加勒斯特。他是「新表演轉向」的代表藝術家之一,創作以過往數十年的視覺藝術為背景,重新想像行為表演的角色與形態。他曾在許多重要機構展出,包括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泰特利物浦美術館(2016)、路德維希博物館(2016)、布達佩斯Off-Biennale2015)、基輔雙年展(2015)、巴黎蓬皮杜中心(2014)、凡艾伯當代美術館(2014)、華沙現代藝術博物館(2014)、香港Para Site藝術空間(2014)以及威尼斯雙年展(2013)。他於2012年榮獲柏林表演藝術獎,並在2014年獲頒布加勒斯特國家舞蹈中心傑出獎。

關於 Shane Aspegren

Shane Aspegren (生於1975,美國)現生活於香港。 Aspegren除了製作眾多的配樂和音效設計之外,還製作了數十張錄音室專輯、參與不同項目及世界巡演。他同時也是電子迷幻樂隊Blood Wine or Honey的聯合創始人,及香港製作工作室Bellows的創始人。

相關活動

開幕酒會
2017年12月8日
晚上 7:00 – 9:00

 

《歷劫餘生唯人體?》新書發佈會及 Rabih Mroué 與 Manuel Pelmuș 演講表演
2017年12月9日
下午5:00 – 7:30
榮華工業大廈6樓
由 Rabih Mrouéand 及 Manuel Pelmuș 演講表演

Para Site 同步推出由康喆明與 Ana Janevski 共同編輯的出版物《Is the Living Body the Last Thing Left Alive?》(《歷劫餘生唯人體?》)。這本延續自Para Site 2014年國際研討會的同名出版將目光投向舞蹈、表演及全球當代藝術機構的新邂逅,為本世紀第二個十年中最為重要的藝術進程提供註腳。本書提出一個「新表演轉向」的現象,並觀察它與實踐、語境和更廣泛社會議題中轉向間的相互關係。雖然當代舞蹈及博物館項目的資源範疇使得這一現象多見於文化權力的中心,然而它的發展仍可散見於世界各地。同時,視覺藝術史中針對表演藝術的書寫在不同的地理語境下被長時間地記錄、闡述,雖然並無緊密的歷史連結,卻也擁有著自身的轉折與斷代史。書中的作者及藝術家們逐一梳理著這些相互纏繞的故事,並在此過程中,指出且拓展著藝術與行為表演在當下的可能。

 

公共導賞
2018年1月20日 – 2月10日
下午4:00
由周安曼、瞿暢主持

 

《如果耳朵有開關》放映會
2018年2月9日
下午7:00
由陳芯宜執導

 

《外圍》討論會
2018年2月10日
下午5:30
講者:Manuel Pelmuș、彭錦耀黃湲婷周安曼

展覽場刊